This page may contain third-party content, which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not representations/warranties)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endorsement of its views by Gate, nor as financial or professional advice. See Disclaimer for details.
Japonya'nın üç büyük bankası ortaklaşa stabil coin çıkarıyor! Maliye Bakanlığı resmi onayıyla Kasım ayında başlatılacak
日本金融廳(FSA)正式宣布支持一項涉及該國三大銀行的穩定幣試點項目,標誌著日本在支付創新方面邁出關鍵一步。此次試驗匯集了瑞穗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和三井住友銀行(SMBC)這三家大型銀行,旨在透過協同努力聯合發行一種用於支付的穩定幣。聯盟成員還包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Progmat 公司和三菱日聯信託銀行。
日本金融廳官方背書:穩定幣試點正式啟動
(來源:日本金融廳)
日本金融廳週五發布聲明稱,此次試驗將研究多個銀行集團如何聯合發行根據日本法律被歸類為「電子支付工具」的所謂穩定幣,同時確保符合監管規定和適當的操作規範。FSA 表示,該項目旨在驗證此類系統是否能夠按照現有的金融法規「合法且適當地」執行。
這種官方背書在全球穩定幣監管環境中極為罕見。與美國、歐洲等地區對穩定幣採取謹慎甚至限制性態度不同,日本選擇主動支持傳統金融機構進入這個領域,顯示其對數位支付創新的積極立場。日本將穩定幣定義為「電子支付工具」而非證券或商品,這種分類為銀行直接參與穩定幣發行掃清了法律障礙。
FSA 的聲明強調,該機構表示該項目預計將從 2025 年 11 月起持續開展,直至另行通知。實驗結果,包括法律和合規方面的見解,稍後將在 FSA 網站上公佈。這種透明的實驗結果分享機制,可能為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提供寶貴參考,推動全球穩定幣監管框架的成熟。
這項試點計畫是 FSA 新成立的支付創新計畫(PIP)的首個計畫。PIP 是一項於上週五啟動的專項計劃,旨在加速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創新。PIP 隸屬於 FSA 現有的金融科技概念驗證中心,該中心自 2017 年以來一直支持金融科技實驗。這種逐步演進的監管策略,顯示日本在數位金融領域的長期佈局和系統性思考。
三大銀行聯盟:日本金融基礎設施的歷史性合作
瑞穗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銀行在日本金融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這三家機構的總資產規模超過數兆美元,服務著日本絕大多數企業和個人客戶。它們選擇聯合推出穩定幣而非各自為政,背後有深層戰略考量。
首先,聯合發行可以創造網絡效應。若每家銀行單獨發行穩定幣,將產生多個不兼容的支付系統,增加商戶和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聯合發行的穩定幣可以在三家銀行的客戶之間無縫流通,立即覆蓋日本大部分人口和企業,形成即時的支付網絡。
其次,共同承擔技術和合規成本。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開發、監管框架的適配、以及與現有銀行系統的整合,都需要巨額投資。三家銀行分攤這些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單一機構的風險暴露,同時加快推進速度。
第三,建立行業標準。當日本三大銀行聯合制定穩定幣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範時,這些標準很可能成為整個日本金融業的事實標準。其他中小型銀行和金融機構若要進入穩定幣領域,將不得不參考或採用這套體系,從而鞏固三大銀行的主導地位。
該聯盟成員還包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Progmat 公司和三菱日聯信託銀行。三菱商事作為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之一,其參與暗示穩定幣可能用於企業間的大額貿易結算。Progmat 公司專注於證券代幣化技術,其加入顯示該穩定幣可能與數位證券生態系統整合。三菱日聯信託銀行的參與則確保信託和託管服務的專業性。
日本穩定幣的獨特定位:電子支付工具而非證券
根據日本法律,這種穩定幣屬於電子支付工具。這種分類在全球穩定幣監管中具有重要意義。在美國,SEC 一直試圖將某些穩定幣歸類為證券,從而施加嚴格的證券法監管。在歐洲,MiCA 法規對穩定幣發行施加了資本充足率和儲備管理的嚴格要求。
日本選擇將穩定幣定義為電子支付工具,意味著其監管框架更接近於電子貨幣或預付卡,而非證券或銀行存款。這種定位有幾個關鍵影響。第一,發行門檻相對較低。銀行無需申請新的牌照或滿足額外的資本要求,可以在現有的銀行牌照框架下發行穩定幣。第二,使用場景更加靈活。作為支付工具,穩定幣可以廣泛用於零售支付、跨境匯款和企業結算,而不受證券交易的諸多限制。
然而,「電子支付工具」的定義也意味著穩定幣持有者的權利與銀行存款不同。在日本,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若銀行倒閉,每位存款人最高可獲得 1000 萬日元的保障。電子支付工具可能不享受同等保護,這要求發行銀行建立獨立的儲備管理機制,確保穩定幣的 1:1 贖回能力。
FSA 的監管重點將放在確保符合監管規定和適當的操作規範上。這包括反洗錢(AML)和了解你的客戶(KYC)合規、儲備資產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以及贖回機制的可靠性。試點項目將驗證這些監管要求是否能在實際操作中有效執行,以及是否需要調整現有法規以適應穩定幣的特性。
全球視角:日本穩定幣試點的戰略意義
此次合作被視為日本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實現機構網路間更快、更有效率的數位化交易的關鍵一步。日本的銀行間支付系統雖然可靠,但在速度和成本方面落後於新興的數位支付技術。傳統的銀行轉帳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隔天到賬,而跨境支付更是耗時數天且手續費高昂。
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可以實現 24/7 即時結算,大幅降低支付成本。對於企業而言,這意味著供應鏈金融的效率提升,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加快。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跨境匯款成本的大幅下降,特別是對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勞工而言,向家鄉匯款的成本可能從 5% 至 10% 降至不到 1%。
日本穩定幣試點的三大戰略目標
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提升銀行間支付效率,實現即時結算和 24/7 可用性
國際競爭力提升:在中國數字人民幣和歐洲數字歐元競爭中保持日本金融科技領先地位
新商業模式探索:為數位證券、供應鏈金融和物聯網支付等創新應用提供基礎設施
從全球視角來看,日本的這項試點具有示範效應。若試點成功,可能促使其他發達國家加速推動銀行主導的穩定幣項目。與由科技公司或加密原生企業發行的穩定幣不同,銀行發行的穩定幣具有更高的監管合規性和系統穩定性,更容易獲得監管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的接受。
日本金融廳的公告證實了《日經新聞》本月稍早報導的細節,顯示該項目已經醞釀多時,並非倉促決策。從 2017 年 FSA 成立金融科技概念驗證中心,到如今推出專門的支付創新計畫,日本在數位金融領域的佈局已經持續近十年。這種長期、系統性的推進策略,可能使日本在穩定幣和數位支付領域取得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