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AI算力封鎖加劇!美國擬限制中國使用亞馬遜、微軟雲服務
來源:大數據文摘
華爾街日報7月4日消息,美國政府將限制中國企業使用美國廠商的雲計算服務,至於目的,該網站猜測:堵住芯片管制的漏洞,打擊中國先進科技。
據路透社分析,該擬議限制被視為彌補美國出口管制政策“重大漏洞”的一種手段,以防止中國人工智能公司通過使用美國雲服務繞過其出口管制規則。
**換句話說,這將是對中國AI算力的全面封鎖。 **
畢竟,儘管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等芯片製造商向中國出售某些類型的芯片,但並沒有阻止微軟和AWS等雲提供商提供託管服務。當時,中國公司仍然可以通過租用資源來訓練複雜的AI大模型。
若限制雲服務的規定正式實施,美國亞馬遜和微軟等雲服務提供商在向中國客戶提供使用先進人工智能芯片的雲計算服務之前,必須尋求美國政府的許可。
這個消息還在驗證,知名媒體Insider表示正在向白宮、商務部、英偉達、微軟和亞馬遜諮詢,目前沒有得到回复。
封堵人工智能訓練的算力
AI的發展需要算力、數據與算法三架馬車同時發力,這三個因素缺一,則AI發展受阻。尤其是在大模型時代,算法已經相對成熟,而且類似Transformer這些AI技術可以從學術論文中獲取,同時數據豐富是中國AI的優勢。因此,美方無法從數據、算法層面封堵中國AI發展。
算力是打造大模型生態的必備基礎,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算力芯片的能力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
而云的核心是通過雲端提供海量算力,雲是數據處理的天然土壤,其大規模並行和分佈式計算能力可以幫助減少AI的計算成本。
一個優秀的算力底座在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上具備效率優勢,而云平台是大模型和算力之間的“橋樑”,可針對不同的模型和硬件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達到軟硬件的最優組合,從而大幅提升訓練模型的效率。
從這個角度來說,擁有云計算,就相當於AI算力,從而獲得AI 大模型和生成式AI 應用的入場券。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龐大的訓練量對雲服務算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如果還意識不到雲計算的作用,想一想OpenAI開發出GPT-4,微軟作為獨家云服務提供商在裡面的作用吧。
中國雲計算的潛力
關於雲計算對人工智能的重要性,2019年的一篇文章,提到:
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開始融入到雲計算領域中。
2017 年,包括騰訊雲、阿里雲、百度雲、金山雲、京東雲等在內的國內多家云廠商都先後發布了各自的深度學習平台。
同時,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突破性進展,被稱為“ABC”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模式將在企業、行業及整個國家和世界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這篇文章還對當時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幾年過去了,我們回頭看,當時的分析放到今天仍然沒有過時:
當前全球雲計算市場集中度高。從2016 年開始,基於雲業務營業收入和增長率視角,亞馬遜雲(AWS)、微軟雲(Azure)、阿里雲(Alibaba Cloud)組成全球雲計算市場的第一陣營,雲計算市場的“3A” 格局初現。
份額較大的幾家服務商公司大部分來自美國,作為雲計算的“先行者”,美國在市場中處於明顯優勢地位。
單從份額上看,似乎中國一些廠商並不落後,例如2016年阿里雲“擠出”谷歌云成功入圍全球公有云市場份額前三甲,被業內視作標誌性的事件。
另外,在2022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宣布,阿里平頭哥自研雲原生處理器倚天710已大規模部署應用,成為中國首個雲上大規模落地的自研CPU。
看來,中國雲計算有巨大的潛力可挖掘。
參考來源:
雲
AI大模型混戰,中國雲服務準備好了嗎? [N] . 電腦報,2023-05-08(011).DOI:10.28184/n.cnki.ndina.2023.000343.
呂倩. 流水的熱點鐵打的難題云計算卡位大模型競爭 [N] . 第一財經日報,2023-04-13(A10).DOI:10.28207/n.cnki.ndycj.2023.001637.
張賽男. 鋪路大模型入口雲計算廠商掀起新變革 [N] . 21世紀經濟報導,2023-06-21(009).DOI:10.28723/n.cnki.nsjbd.2023.0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