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聯邦儲備局對加密貨幣的戰爭:美國監管機構如何重現銀行的束縛控制
還記得 Operation Choke Point 嗎?那是奧巴馬時代司法部用金融審查來對付“風險”業務的一套把戲?現在它又回來了,這次的目標是比特幣和加密貨幣。
歷史重演:從2010年代到2023年
2010年代,美國監管機構透過一個叫“Operation Choke Point”的專案,直接向銀行施壓,要求它們與彈藥銷售、發薪日貸款,甚至成人服務等“風險”企業斷絕關係。表面理由是反詐騙,實際上是金融審查。
2023年,同樣的劇本重演——只不過這次的目標變成了加密貨幣。
三家銀行的連鎖反應
2023年3月短短幾天內發生的事很能說明問題:
關鍵細節:Signature Bank倒閉的原因不是破產。前眾議院議長、Signature董事會成員巴尼·弗蘭克直言不諱:“我認為監管機構想發出一個非常強硬的反加密信號”。《華爾街日報》證實了這個觀點——美聯儲特意排除了Signature的加密業務存款,這不是監管,這是政治。
Biden政府的官方圍堵
2023年初,拜登政府集中發起一系列政策轟炸:
1月3日:美聯儲、FDIC、貨幣監管局聯合發聲,警告銀行要遠離加密資產的“風險”。
1月27日:白宮發布《加密貨幣風險緩解路線圖》,明確表示加密貨幣是“金融穩定威脅”,不支持養老基金進入這個市場。
2月7日:美聯儲宣布禁止州成員銀行持有任何數量的加密資產。
5月2日:拜登提議對比特幣礦工徵收30%的電力稅,名義上是“環保”。
這些不是孤立事件——這是一場協調一致的圍堵。
為什麼Bitcoin應該在乎?
許多比特幣持有者認為:Bitcoin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銀行。那監管壓力為何重要?
答案:合規成本。
如果合法的比特幣相關企業都被趕出美國金融系統,會發生什麼?
創新停滯:像Custodia Bank這樣試圖在傳統金融和比特幣之間架橋的創新者,因為無法獲得美聯儲帳戶而被卡死。Custodia甚至起訴了美聯儲。
合規者被迫離開:試圖守規則的團隊被排擠,離岸替代品(比如當年的FTX)反而獲利。FTX就是這樣堂而皇之地從加勒比海騙走數十億美元——因為它不受美國監管。
Bitcoin被當“炮灰”:監管機構把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幣混為一談。Bitcoin是公認的大宗商品,本來應該有更寬鬆的規則,但它被掃進了“加密貨幣”這個大框。
這比表面上的問題更深
Riot Platforms首席政策官Brian Morgenstern指出了關鍵矛盾:
參議員Bill Hagerty更直言:監管機構假設所有加密貨幣企業都從事非法活動,對這個行業的潛力視而不見。
僵局怎麼破?
Custodia創始人Caitlin Long給出了長期出路:
要麼監管機構主動建造合規橋梁,讓合法企業能和傳統金融系統互動;要麼金融業自己會繞過它們,就像網路繞過傳統媒體一樣。最後吃虧的還是監管機構的威權。
她的建議很實際:比特幣支持者需要主動和政客溝通,幫助他們理解Bitcoin和“crypto”的區別,說明白Bitcoin的普惠金融價值。
最後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確實存在。它的威力不在於能殺死Bitcoin,而在於能延緩它被主流採用的速度。但正如Long所說:“網路原生貨幣已經存在。它不會被‘取消’。”只要政策繼續堵死國內合規通道,國際和去中心化替代品就會越來越強——這恰恰是監管機構想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