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鋰價跌到4年低點,這9支股票卻在反彈——2025年下半年的機會在哪?
供過於求的困局
今年上半年鋰市場有點卷。6月底電池級碳酸鋰跌到8329美元/噸,創4年新低,價格戰打得飛起。產能過剩是主因——中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和非洲新玩家一起搞產量,2025年預計能過剩26萬噸,而電動車需求雖然強,但沒能喫完這些供應。
鋰氫氧化物也跟着下跌。短期看空氣息很濃,但業內人士說別太悲觀,長期邏輯還在——能源轉型、AI擴張、氣候政策,這些大趨勢沒變。
反轉信號出現
有意思的是,即便鋰價在擠壓,一些鋰礦公司股價卻在漲。這波行情背後是什麼?我們看了全球表現最好的9支鋰礦股,發現幾個共同點:
加拿大淘金客在瘋狂
NOA Lithium Brines 股價漲了59%,市值僅7755萬加元,但故事不錯——他們在阿根廷鋰三角地帶拿了14萬公頃地。今年4月啓動PEA評估,目標年產2萬噸碳酸鋰當量,還有120%擴產空間。關鍵是6月新發現了地下水源,緊挨着高品質鋰礦,這在幹旱地區是稀缺資源,直接降低了後期成本。
Wealth Minerals 漲了40%,主要看點在智利的Pabellón項目。2月被智利礦業部列爲特殊鋰業合同候選地,5月還和克丘亞土著社區搞了合資,社區佔5%但有董事會席位,這種模式越來越常見——規避政治風險。
Avalon Advanced Materials 漲37.5%,這家聚焦加拿大本土供應鏈。安大略省的Separation Rapids項目資源量增加了28%,融資也到位了——拿到1300萬加元融資合同支持開發。
美國兩支主力軍在慢爬
SQM(全球第二大鋰礦商)漲10%,雖然幅度不大但市值最大——108億美元。他們在智利阿塔卡馬鹽湖中心,4月和智利銅業公司Codelco的合作獲批,還拿到核能監管機構CChEN的配額增量批準。但利潤被低價壓得喘不過氣,Q1營收同比下降4%。
Lithium Americas 漲9.67%,重頭戲是內華達Thacker Pass項目——號稱全球最大的鋰礦資源儲量,和通用汽車62/38分股。3月拿到2.5億美元融資完全覆蓋第一階段建設,4月定了最終投資決策,2027年底投產。
Lithium Argentina 漲8.46%,從Lithium Americas分拆出來。和贛鋒鋰業搞聯合開發,1月搬到瑞士註冊,Q1產量環比下降15%但宣稱下半年會反彈,全年目標3-3.5萬噸。
澳大利亞的黑馬在起飛
Jindalee Lithium 股價漲了123%!核心是McDermitt項目(俄勒岡-內華達邊境)4月被川普政府列入"Fast-41"快速審批清單,意味着關鍵礦產項目有了綠色通道。7月和美國鋰提煉公司LiChem籤MOU,試用100kg礦料,後續最多供20噸。
Liontown Resources 漲75%,市值234億澳元。西澳Kathleen Valley礦4月實現地下採礦首採(澳洲首個地下鋰礦),1月工廠商業投產。產出數字很硬——首11個月生產30萬噸(溼態)鋰輝石精礦。
Anson Resources 漲57%,綠河項目的關鍵是DLE直接提鋰技術。6月JORC資源評估出爐,從一口井估出10.3萬噸碳酸鋰當量(尤其在印證階段),7月和浦項POSCO籤MOU搞示範工廠(浦項出資),這是大公司背書信號。
爲什麼這些公司在漲?
鋰價下跌反而是篩選器——爛項目死了,有真技術/真進展的活着。這9支股的共同點:
下半年怎麼看?
鋰價可能繼續壓制,但這是長期趨勢驗證期。2027-2028年電動車和儲能爆發期就要來了,現在布局的項目到那時候才投產。短期看供給削減傳言炒作不了多久,但長期基本面——能源轉型、AI算力需求推高電力需求——是寫在牆上的。
機會在兩類:一是技術/成本領先的頭部(SQM、Liontown已接近商業化),二是政治風險低+有裏程碑的中小盤(Jindalee、Anson的政策信號值得watch)。
TL;DR:鋰市內卷,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在流血。有進展+有背書的活得好,這是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