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特朗普改口美國政府或將開門!美聯儲大消息,鮑威爾任期內不降息


“再拖兩周,你的抵押貸款利息可能白攢一年”,這話聽著刺耳,卻是眼下華盛頓和美聯儲聯手給出的冷冰提醒。
特朗普改口了,美國政府或將開門!美聯儲大消息,釋放最“鷹派”信號,鮑威爾任期內不降息!#美联储降息
隨著美國政府“停擺”持續的影響,美國經濟損失也在進一步增加!
先說白宮。停擺那幾天,身邊做外貿的朋友最怕的不是沒數據,而是“沒數”——勞工部不發非農,倉庫裡的貨該不該補?沒人敢拍板。特朗普一句“願意談醫保”就像給凍住的水管吹了口熱氣,水還沒流,但至少聽見冰裂聲。短期撥款法案若真通過,政府先續命45天,數據公布重回軌道,市場至少能把“盲打”模式關掉。
可數據回來又怎樣?美聯儲那邊直接潑下一桶冰水:別指望降息救場。紀要裡一句“通脹風險仍高”,把3月降息概率從70%砍到30%。更狠的是美銀預測:鮑威爾坐到2026年5月,利率釘在3.75%-4%不動。一句話,過去兩年“加息—暫停—降息”的輪回劇本被撕掉下半部,高息時代直接從“暫住”變“長住”。
高息長住到底長啥樣?三個生活場景足夠醒腦。
場景一:30萬美元房貸。利率4%和7%的差距,月供差出600美元,一年就是7200美元,夠給娃交兩年公立大學學費。場景二:車貸。新車平均貸款期已拉到72個月,利率多1%,總利息就多出一部iPhone 15 Pro。場景三:信用卡。美國平均利率已飆到21%,若按最低還款算,5000美元帳單能滾7年才還清,利息比本金還高。這不是數字遊戲,是下個月就要掏的真金白銀。
有人想說:那我不借行不行?答案是可以,但躲不過溢出效應。高息像抽水機,企業先扛。初創公司砍人、上市公司回購縮水、商業地產估值打七折,傳導到就業只是時間問題。一旦裁員潮真來,沒房貸的人也逃不掉房租下滑、消費收縮、個稅減少的連鎖反應。政府停擺只是讓數據遲到,高息卻可能讓數據直接變差。
更尷尬的是政策空間被鎖死。往常經濟一冷,美聯儲降息+財政花錢,雙管齊下。如今息降不動,財政也尷尬:停擺危機每季度來一次,國會忙著互掐,基建、補貼、退稅統統排隊。工具箱裡只剩“喊話”,市場聽多了也疲。
那普通人還能做點什麼?三條小建議,不保證暴富,至少減少被割。
第一,鎖定利率。手裡有浮動利率房貸或學生貸,趁銀行還沒繼續上調,趕緊轉固定。別糾結那0.25%的手續費,真加息一次就賺回來。第二,縮短帳期。信用卡別最低還款,車貸能兩年別拖五年,利息是按時間養的怪獸,越晚越肥。第三,囤現金不如囤現金流。高息環境現金看似香,但通脹還在3%徘徊,貨幣基金4.5%的收益只是“沒虧”。與其死守,不如給自己加技能:一門證書、一個副業,把人力資本折現率提上去,才是真·抗通脹資產。
至於投資者,別被“不降息”嚇成木頭。歷史裡,高息平台期股市並非全軍覆沒。94-95年、05-06年兩段“高息橫盤”,必需消費、公用事業、高分紅電信反而跑贏,邏輯簡單:現金流穩定、負債率低、分紅確定。相反,高槓桿、燒錢擴張的“故事股”最受傷。選股先看資產負債表,再談夢想,這是高息年代的鐵律。
最後回頭看政治。特朗普改口、民主黨接招,看似緩和,其實只是把炸彈引線拉長。2024財年赤字已破1.7萬億美元,債務利息支出追上國防預算,每一次臨時撥款都像給信用卡最低還款,帳單還在。鮑威爾選擇“不降息”,表面抗通脹,深層也是給財政潑冷水:先把花錢衝動摁住,再談增長。華盛頓如果繼續用停擺互嗆,美聯儲就只能用高息守關,兩厢撕扯,夾在中間的還是普通人。
所以,別只把這條新聞當“政治熱鬧”。政府關門是遠在天邊的戲,利息升高是近在眼前的帳。趁著撥款法案還沒落地、銀行利率還沒新一輪上調,該轉固定轉固定,該砍負債砍負債,該學技能學技能。等下一份非農真發布時,希望讀到的不是裁員數字,而是你已經把利息怪獸關進籠子的好消息。
#今日你看涨还是看跌? #美停摆危机或将结束?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