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7年100倍,稳定币的狂飙与普惠金融的双刃剑
七年前,我在白话区块链写过一篇文章《区块链!落后国家支付领域的逆袭机会》。当时不少人也许还在嘲笑这个想法,但现在呢?这个预想已经正在现实中一步步落地了。
今年稳定币彻底火了。Circle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路飙升,市场被彻底引爆。**从USDT一家独大,到现在稳定币规模破3000亿美元、种类五花八门,这增长速度简直是坐火箭。**但这就像硬币的两面——机遇巨大,风险也不小。所以接下来,我们聊聊稳定币繁荣背后那些不能忽视的风险。
01
稳定币:Web3普及的最后一块拼图
七年前稳定币还只有USDT,规模也就在30亿美金的级别,而现在稳定币种类我都数不清了,规模也倒了接近3000亿美金,7年时间增加近百倍的规模。
有合规的,有算法稳定币,以及各种借代平台defi平台,还有交易平台推行的稳定币,今年年中通过的稳定币天才法案,势必会进一步的扩容,使得稳定币扩展到全球更多的地方。
尤其是对那些小国家,他们本国货币的币值一天一个价格,这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及很多在国外打工的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汇款,传统的方式又慢又贵,而用稳定币,可以说秒到,而且只要有一个能联网的手机就行。
关于稳定币的好处估计已经不用多说,这个号也写过很多篇了,随着稳定币天才法案的通过,未来规模增长十倍也就是时间问题了,相信这个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2082期分享的那篇《告别“百亿估值”泡沫:Web3大规模应用前夜,如何埋伏“业务上链”的真实红利?》中提到,web3 mass adoption接近临界点的位置,而稳定币就是最大的突破口,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我觉得这才是普惠金融本来有的样子,真正的惠及更多的人。
对于稳定币发行方来说,为什么他们有意愿去做这个事情,甚至USDC的发行方circle都上市了,几百亿美金的市值,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收承兑的手续费,其次是客户的留存资金可以去吃利息,可以去买美债,目前还有4%的利率,如果留存资金规模越大,收益越可观,这是一门好生意。
02
美元的全球野心
目前我们讲的稳定币主要是以美元稳定币为主,欧元稳定币量比较少,港币和人民币的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但是你扒开美元稳定币的底层,大部分的稳定币公司底层的资产都是美债,USDT的母公司还有一些加密资产。
市场传闻,美债2025年增加了2万亿美金的规模,到了38万亿,大家一直在担忧美债危机、美国zf破产停摆之类的。算一笔账就很清楚,38万亿美债,3.4%的平均利率,每年的利息开支就是1.29万亿,美国zf能赚这么多钱吗?那就只能借新还旧,如何获得更多的美债买家呢?
这个时候美元稳定币就是来给他们续命的,因此Trump政府在极力推动相关法案的落地,向全世界推广美债,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一个手机就能触及美元资产。
**财富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会发生转移,风险也是。**由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完善,美元稳定币能够触达更多的人,后续会有更多的美元资产上链,也会触及更多的人。因此美国zf是有意愿去推行美元稳定币,不管是从美元的地位角度还是美债承销的角度,至少现在的格局是,稳定币发行方把客户的留存资金去购买了美债,等于所有的美元稳定币的持有者变相持有了美债,如果美债有危机,那就是所有持有美元稳定币的人一起承担的,这是普惠金融的另一面。
普惠金融惠及了更多的人,但是如果这个资产本身就是有风险的,等于是全世界的人在帮他们承接风险,这是这个事情的两面性。其实美债违约就算发生,大不了还是贬值,无限QE,历史上又不是没干过。
03
机遇与陷阱并存
目前是更多的公司在推动其他美元资产上链,比如美股,黄金,甚至更加复杂的大宗商品、合约及相关衍生品,而这个东西就比美债复杂的多,风险也大的多,这个就需要更多的KYC和限制专业投资者去玩了。
因此我对于其他金融资产的上链以及这种做法将触及更多普通人,我是存在一定疑虑的。尤其是美股,期货衍生品,合约等复杂的东西,很多人根本就不懂,或者他以为自己懂,去玩,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
目前传统的交易平台都有各种kyc和合格投资者认定,比如在中国A股买创业板公司的股票需要至少一年的交易经验,至少10万人民币的资产,港股通,融资融券和期货和期权合约至少两年交易经验,资产至少是50万人民币。
为什么这么多加密交易平台不做类似的限制呢?只给资产达标的用户开通相关的权益,目前他们就只是做了风险警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质是目前很多交易平台对KYC以及合格投资者认定的问题,你把资产类型推给了不适宜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作恶,尤其是目前的很多中心化交易平台,玩合约的门槛几乎为0,我觉得这个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尤其是未来会有更多的匿名无需许可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玩这一类的东西就更没有门槛了。一定会有不合格的人玩了自己无法驾驭的东西,最终导致悲剧。这个是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所以我对于我们国家加密货币的相关政策也表示理解,配套的做了各种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风险警示。本质就是在限定人群,变相的在提高门槛,使得即使风险发生,也是在一小部分人群,从而整体可控。
不然那些大爷大妈完全不懂,被各种人忽悠买了不合适的东西,然后被骗了,去找相关部门,而我们的政府本质是无限责任制,出了事情要管,比如电诈这种事情本质就是普通人被骗了,在其它国家都是不管的,让他们自生自灭,但是我们国家不会。我们尽一切手段去宣传反电诈,目的是防止更多人被骗。
如果不加限制,那就非常容易造成群体事件,这些人亏完了毕生积蓄,万一走极端,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04
小结
**新技术的出现总是曲折向上的,好人可以用来做好事,**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星辰大海毫不存疑,但是这过程的风险也是非常的可怕,首先我们自己不要去碰这些高风险的资产,尤其是合约杠杆及相关的衍生品,少碰meme,万一星辰大海来了,而你被这些东西带走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本文链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