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MI(Not Gonna Make It)是加密货币社区常用的俚语缩写,意为"不会成功",通常用于指那些被认为在加密市场中做出错误决策或缺乏必要洞察力的人。这一术语代表一种排他性判断,与其对立面WAGMI(We're All Gonna Make It,我们都会成功)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加密社区中的二元思维模式和独特社交文化。
EdDSA(爱德华兹曲线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的高效数字签名算法,由密码学家Daniel J. Bernstein及其团队设计开发。该算法使用特殊的爱德华兹曲线实现,具有确定性签名生成、高性能验证和增强的安全特性,主要用于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交易验证和安全通信。其最常用的实现变体是Ed25519,因其速度快、安全性高而在现代密码系统中广泛部署。
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跨链通信协议)是一种技术标准,允许独立的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安全可靠的数据和价值交换,无需依赖中心化中介。作为Cosmos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IBC通过分层架构实现区块链间无需信任的通信,支持代币转移、跨链智能合约调用和通用数据传输。
角色扮演行为(LARPing)指加密货币社区中,投资者或参与者假装拥有大量资产或丰富知识,通过夸大或虚构个人成就和持仓来提高自身地位的行为。这一术语源于实景角色扮演游戏(Live Action Role Playing),在加密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发布未经验证的分析、声称拥有内幕消息或展示经过修改的交易截图等方式获取影响力的现象。
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区块链服务提供商实施的身份验证流程,要求用户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证明文件,以满足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融资(CTF)等监管要求。这一流程通常包括基本信息收集、身份证明文件验证、地址核实和面部识别等环节,根据用户风险级别可能采用不同严格程度的验证标准。
零知识简洁非交互论证(SNARKs,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s of Knowledge)是一种密码学证明系统,允许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某一陈述的真实性,而无需透露除了该陈述真实性之外的任何信息。SNARKs具有三个核心特性:简洁性(证明尺寸小)、非交互性(无需多轮通信)和零知识性(不泄露关键信息)。
"Brrrr"是一个网络梗和拟声词,象征中央银行快速印制货币的行为,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期间。这个术语源自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创建的"Money Printer Go Brrr"迷因,模仿印钞机高速运转声音。在加密货币社区,它被用作批评无限量法定货币发行政策的表达,同时强调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作为抗通胀工具的价值主张。
制裁名单合规(OFAC)是指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遵守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实施的经济制裁规定的过程。OFAC负责根据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目标维护特别指定国民和被封锁人员(SDN)名单,要求所有美国公民和企业不得与名单上的国家、实体或个人进行交易,包括通过加密资产进行的交易。
资产安全基金(SAFU, Secure Asset Fund for Users)是由加密货币交易所设立的应急储备金,通过划拨一定比例的交易手续费作为储备,在发生黑客攻击或系统故障导致用户资产损失时提供补偿。这一机制最初由币安交易所在2018年创建,现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锁仓价值(Total Value Locked,简称TVL)是衡量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表示存入或锁定在DeFi协议智能合约中的所有加密资产的总美元价值。TVL可按协议类型(借贷平台、去中心化交易所、收益聚合器等)或区块链网络(以太坊、Solana、Avalanche等)进行分类,是评估DeFi项目采用率、用户信任度和整体市场趋势的标准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