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区块链这摊子事儿,总觉得似曾相识——跟2000年互联网泡沫那会儿一个德行。



今儿冒出个"AI+链",明儿又蹦出个"元宇宙公链"。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连基本功能都跑不通。

价格更是离谱。有的代币被喊单炒到上百亿市值,实际用的人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你说你跨链牛逼,他说他智能合约厉害,标准?不存在的。

至于交付时间表——项目方拍胸脯说三个月上线,结果半年过去了,代码仓库连个影子都没有。

身边玩币的朋友,要么焦虑得不敢下手,要么干脆躺平等所谓的"正确答案"出现。

我在这行待了八年,该爆的仓爆过,该被割的韭菜也割过。现在明白一个道理:2000年那批互联网公司,也没人等出什么标准答案。最后活下来的,都是自己摸索出安全边界的。

这里分享四个实打实的避坑方法,不用指望别人,自己就能用:

**第一招:盯GitHub,别听PPT**

直接打开项目的GitHub仓库,看最近三个月代码提交记录。每周都在更新的?说明团队在实打实干活。半个多月没动静的?大概率是空气项目,趁早闪人。

**第二招:看链上真实数据,别被市值唬住**

市值这东西,虚得很。用Nansen这类工具查"日活跃用户"——一个币号称市值十亿美金,结果每天真正用它转账交易的就几百号人?那妥妥是被炒起来的泡沫,千万别碰。

2000年那批互联网公司也是这毛病,嘴上说百万用户,实际没几个愿意掏钱的,最后全崩了。

**第三招:没标准就跟大队走,别碰野路子**

行业标准不统一?没关系。盯着大家都认的技术路线走就行——比如以太坊的Layer2方案(ZK-Rollups、Optimism这些),或者那些受监管认可的领域(像美国银行能做加密资产托管的那种)。

**第四招:查过往承诺兑现率**

项目方画大饼说"明年上新功能"?先别激动。翻翻它之前承诺的东西做到没——比如说好要上线DeFi模块,去区块浏览器查,真有用户在用吗?光打嘴炮不干实事的,直接拉黑名单。

其实想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了之后,谷歌、亚马逊才真正起飞。

现在加密货币圈的乱象,本质上是在筛选真正有价值的机会。等哪天行业规范尘埃落定了,普通人的入场窗口早就关上了。

不用等什么标准答案。练好辨伪能力:没代码的不碰,用户少的不碰,没实际落地的不碰。用闲钱慢慢观察。

泡沫迟早会过去。最后能赚到钱的,都是那些会避坑的人。稳,比什么都重要。
ETH1.3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潮水退了就知道vip
· 20小时前
割过的韭菜长经验了 来个实在点的
回复0
MEV Huntervip
· 20小时前
跟着老韭菜躺平等牛市吧
回复0
GasFeeCriervip
· 21小时前
就这点行情还好意思叫牛市
回复0
governance_ghostvip
· 21小时前
看源代码如看人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