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最近看区块链这摊子事儿,总觉得似曾相识——跟2000年互联网泡沫那会儿一个德行。
今儿冒出个"AI+链",明儿又蹦出个"元宇宙公链"。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连基本功能都跑不通。
价格更是离谱。有的代币被喊单炒到上百亿市值,实际用的人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你说你跨链牛逼,他说他智能合约厉害,标准?不存在的。
至于交付时间表——项目方拍胸脯说三个月上线,结果半年过去了,代码仓库连个影子都没有。
身边玩币的朋友,要么焦虑得不敢下手,要么干脆躺平等所谓的"正确答案"出现。
我在这行待了八年,该爆的仓爆过,该被割的韭菜也割过。现在明白一个道理:2000年那批互联网公司,也没人等出什么标准答案。最后活下来的,都是自己摸索出安全边界的。
这里分享四个实打实的避坑方法,不用指望别人,自己就能用:
**第一招:盯GitHub,别听PPT**
直接打开项目的GitHub仓库,看最近三个月代码提交记录。每周都在更新的?说明团队在实打实干活。半个多月没动静的?大概率是空气项目,趁早闪人。
**第二招:看链上真实数据,别被市值唬住**
市值这东西,虚得很。用Nansen这类工具查"日活跃用户"——一个币号称市值十亿美金,结果每天真正用它转账交易的就几百号人?那妥妥是被炒起来的泡沫,千万别碰。
2000年那批互联网公司也是这毛病,嘴上说百万用户,实际没几个愿意掏钱的,最后全崩了。
**第三招:没标准就跟大队走,别碰野路子**
行业标准不统一?没关系。盯着大家都认的技术路线走就行——比如以太坊的Layer2方案(ZK-Rollups、Optimism这些),或者那些受监管认可的领域(像美国银行能做加密资产托管的那种)。
**第四招:查过往承诺兑现率**
项目方画大饼说"明年上新功能"?先别激动。翻翻它之前承诺的东西做到没——比如说好要上线DeFi模块,去区块浏览器查,真有用户在用吗?光打嘴炮不干实事的,直接拉黑名单。
其实想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了之后,谷歌、亚马逊才真正起飞。
现在加密货币圈的乱象,本质上是在筛选真正有价值的机会。等哪天行业规范尘埃落定了,普通人的入场窗口早就关上了。
不用等什么标准答案。练好辨伪能力:没代码的不碰,用户少的不碰,没实际落地的不碰。用闲钱慢慢观察。
泡沫迟早会过去。最后能赚到钱的,都是那些会避坑的人。稳,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