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中国对跨境芯片交易的监管打击:这对科技并购意味着什么

robot
摘要生成中

高通刚刚在中国对半导体收购收紧的监管中上了一堂昂贵的课。这家芯片巨头的股价暴跌超过7%,原因是北京的市场监管部门指责其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偷偷完成了Autotalks的交易——即使早在2024年3月就被明确警告过。

事件背景:一笔“漏网之鱼”的收购

早在2024年6月,高通悄然完成了对以色列V2X芯片制造商Autotalks的收购。问题在于?中国的SAM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几个月前就对这笔交易发出了警告,表明需要获得监管批准。但高通还是执意推进。现在北京将其定性为“抢跑”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也骤然加码。

中国反垄断新规的“利齿”

中国在2022年修订了反垄断法,将“抢跑”行为的罚款从5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约合69万美元)。2024年的执法更新则雪上加霜:如果在监管机构明确要求申报后才补报?再加征20%额外罚款。即便SAMR没有发现任何反竞争意图,高通也可能仅因程序失误就面临300万元罚款。

这个案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Autotalks的交易在数字上其实低于中国的申报门槛。但SAMR表示“没那么简单”——半导体、汽车科技和V2X基础设施都属于战略敏感领域。北京保留对其认定为重要的交易“点名”审查的权力,不论门槛如何。

影响远超高通

这不仅仅是某家公司的一次失误。它昭示着一个更广泛的转变:中国正在把并购审查武器化,作为战略工具,而不再只是合规流程。全球芯片厂商已无法仅凭申报门槛判断是否“安全”。即便是敏感科技领域的小型收购,现在也面临不可预测的SAMR审查。

对投资者来说,这提醒着大家:地缘政治风险只有在爆发时才真正反映在价格上。高通对中国的依赖——其最大市场之一——如今成了负担。再加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特朗普关税威胁、习特会取消),无疑形成“完美风暴”。

教训:合规“表演”已不再有效

专家们已经指出:企业需要在交易完成主动进行中国并购审查,实时监控监管动态,利用监管科技工具评估在北京变化的门槛下的暴露风险。过去那套“需要时申报,不需要就忽略”的做法已经过时。

高通的案例证明,到了2025年,在中国战略科技领域做生意,监管“焦虑”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明智之举。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