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中國對跨境晶片交易的監管打擊:對科技併購意味著什麼

robot
摘要生成中

高通剛剛從中國對半導體併購日益收緊的監管中學到了一堂昂貴的教訓。這家晶片巨頭的股價暴跌超過7%,原因是北京的市場監管機構指控其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暗中推進了對Autotalks的收購——即使在2024年3月已被明確警告。

事件經過:悄悄溜過的交易

早在2024年6月,高通悄悄完成了對以色列V2X晶片製造商Autotalks的收購。問題在哪?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幾個月前就已經發出警示,表示該交易需要監管部門的批准。但高通仍然執意推進。現在,北京稱這是「搶跑」違規行為——而相關的處罰也隨之變得嚴厲。

中國反壟斷新規的「利齒」

中國在2022年修訂了反壟斷法,將「搶跑」行為的罰款從5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人民幣(約合69萬美元)。2024年執法細則進一步加碼:如果監管機構明確要求審查後仍然違規,還要額外加罰20%。即使SAMR認為沒有反競爭意圖,高通僅因流程失誤也可能面臨300萬元罰款。

這起案件的有趣之處在於:就數據來看,Autotalks這樁交易實際上低於中國的申報門檻。但SAMR卻說「沒那麼簡單」——半導體、汽車科技和V2X基礎設施屬於戰略敏感行業。北京保留對其認為重要的交易隨時介入的權利,不受門檻限制。

這不僅僅是高通的問題

這不只是某家公司犯的錯。它標誌著一個更廣泛的轉變:中國正將併購審查武器化,作為戰略工具,而不僅僅是合規程序。全球晶片企業已不能再依賴交易門檻。即使是敏感技術領域的小型收購,如今也面臨不可預測的SAMR審查。

對投資人而言,這提醒我們,地緣風險只有在真正爆發時才會被計價。高通在中國的業務——其最大市場之一——如今已成為一項負擔。再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如川普關稅威脅、習近平會談取消),這是一場完美風暴。

教訓:合規表演已經不夠

專家已經警告:企業必須在交易完成前主動進行中國併購篩查,實時監控監管動態,並利用監管科技工具預估在北京不斷變化的門檻下的合規風險。過去那種「要求申報才申報,沒要求就放行」的做法已經過時。

高通這個案例證明,到了2025年,凡是在中國涉及戰略科技領域的業務,合規上的「多疑」不是多慮,而是明智的商業決策。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