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當交易所增長見頂,鏈上才是新戰場:Q3數據揭祕BNB生態的「降維打擊」
十月的加密市場,一場始料未及的文化現象正在改寫遊戲規則。
當「XX人生」系列中文Meme幣在某頭部交易所公鏈上突然引爆,海外玩家開始學中文、炒中文梗——這不是玩笑。更戲劇性的是,連競爭對手的Base鏈負責人Jesse Pollak都在演示中「不小心」用了這個梗作案例,瞬間引爆社區。
流量站隊的背後,藏着更深層的行業邏輯:當交易所賽道格局固化,真正的增量戰場已經轉移到鏈上。
數據不會說謊:三分天下有其一
2025年Q3,加密資產總市值衝破4.02萬億美元大關,比去年同期暴漲72.5%。這輪牛市裏,誰在悶聲發大財?
TOP10交易平台貢獻了28.7萬億美元的交易總量——相當於每天有超過3000億美元在這些平台上流轉。
某全球最大交易平台的數據令人咋舌:
這是什麼概念?意味着全球每3筆加密交易,就有1筆發生在這個平台。
現貨市場更誇張——41.26%的份額,比Q2又漲了3.27%。衍生品市場33.20%的佔有率,同樣穩居榜首。其他玩家像OKX(12.60%)、Bitget(11.58%)、MEXC(11.45%)雖然也有兩位數份額,但差距擺在那兒。
有意思的是,市場總盤子漲了32.87%,各家份額卻沒大洗牌。說明什麼?存量市場的天花板到了。
公鏈才是新戰場
當中心化交易的蛋糕很難再做大,聰明人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鏈上。
某頭部平台的公鏈在Q3交出了一份炸裂答卷:
活躍地址數突破5250萬,環比暴增57%,9月首次超越Solana(4580萬)和以太坊(890萬)。要知道,以太坊可是公認的"世界計算機"。
交易筆數從Q2的8.92億飆到12.2億——平均每秒處理超過1.5萬筆交易。DEX交易量2250億美元,僅次於Solana和以太坊。
更關鍵的指標是費用收入:Q3產生3.573億美元,9月單月220萬美元創3月來新高。這可是實打實的"賺錢能力",不是畫餅。
TVL(總鎖倉價值)衝到87.29億美元,月增15.02%——這個增速在TOP10公鏈裏最猛。鏈上協議數達到1033個,是Solana的2.7倍,正在逼近以太坊的1638個。
降費=增速?數據給出答案
9月24日,驗證者通過提案:Gas價格從0.1 Gwei腰斬至0.05 Gwei,出塊時間從750毫秒壓到450毫秒。
這已經是18個月內第三次大降費:
累計降幅75%。單筆交易成本目標是0.001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上次5月降費後發生了什麼?手續費中位數從0.04美元跌到0.01美元,單日交易量暴增140%,突破1200萬筆。降費與使用率強相關,這次押注同樣會奏效。
Alpha+Aster:鏈上的"左右護法"
如果說某平台在Q2用Alpha打開了鏈上現貨交易的大門,那Q3出現的永續合約DEX "Aster"就是接力者。
Aster有多猛?
9月某日營收衝到720萬美元,甚至幹翻了衍生品賽道的王者Hyperliquid(279萬美元)。它一個產品就把公鏈的永續合約交易量在Q3拉升了55%,達到360億美元。
Alpha專注鏈上現貨,Aster承接鏈上合約——這對"雙A組合"像是在鏈上復刻了兩個"迷你版"中心化交易所。
鏈上生態已經集齊:
DeFi拼圖基本完整。這也驗證了CZ三年前的判斷:“DEX潛力巨大”。
BNB:不只是平台幣
BNB在10月創下1376美元歷史新高,市值重回TOP3,達到1500億美元。
這波漲不是空中樓閣。機構資金在Q3加速流入:
6-7月,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將BNB納入資產負債表
8月25日,B Strategy聯合YZi Labs計劃融資10億美元成立美國上市公司,專門持有BNB並投資其生態
10月9日,軟銀旗下PayPay Corp收購某日本交易所40%股權
10月13日,彭博社爆料華興資本擬籌集6億美元在美國推出BNB財庫——將成爲上市公司對BNB的最大單筆投資
CZ透露,超過30個團隊在準備涉及BNB儲備的上市公司項目。這不是散戶在玩,是機構在布局。
爲什麼是BNB?
美國投行Jefferies最近給大型機構客戶的報告裏說,加密市場還處於"1996年互聯網階段",要像分析早期科技創業公司那樣分析代幣,優先考慮"採用、開發、使用和用例"。
BNB恰好四個都佔:
它早就跳出"平台幣"的敘事,變成集交易、支付、公鏈燃料、投資工具於一體的綜合性加密資產。
RWA:下一個增長引擎?
相比Meme的狂歡,Q3還有更硬核的動作。
9月24日,管理1.6萬億美元資產的富蘭克林鄧普頓宣布,將其Benji技術平台擴展至該公鏈,利用其低成本、高吞吐的基礎設施打造鏈上金融資產。
10月15日,招商銀行全資子公司招銀國際把一支規模超38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上鏈,部署了CMBMINT和CMBIMINT Tokens。投資者可以用法幣或穩定幣認購,通過智能合約實時贖回。
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不是概念,已經在實踐中把傳統金融與Web3打通。當更多的富蘭克林鄧普頓、招銀國際們採用這條鏈,它才能達成長遠目標——成爲金融系統的基石。
這比炒Meme有意義得多。
寫在最後
從中文Meme的出圈,到DEX生態的爆發,再到機構資金的湧入和RWA的落地——這些看似割裂的現象,其實指向同一個邏輯:
當中心化交易所的增長觸及天花板,鏈上才是新的增量戰場。
某頭部平台用Alpha和Aster測試了"鏈上交易所"的可行性,用降費策略吸引開發者,用機構合作鋪設RWA軌道。BNB的1376美元新高不是終點,而是新故事的起點。
1996年的互聯網是什麼樣?網景瀏覽器剛上市,雅虎還只是個網址導航,亞馬遜只賣書。
如果加密世界真的還在"1996年",那麼那些優先考慮"採用、開發、使用和用例"的標的,才可能成爲下一個谷歌、亞馬遜。
數據擺在這兒,選擇權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