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K 到1.5億美元:日本最神祕交易者背後的安靜天才

當加密貨幣影響者在推特上大聲宣傳他們最新的100倍投資時,有一位傳奇的日本交易員大多數人從未聽說過,他做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八年內將$15,000變成$150 百萬。他的名字?戶川隆志,通常被稱爲BNF (Buy N' Forget)。他的故事不是關於運氣或繼承——而是關於紀律與技術分析相遇時會發生什麼。

設置:$15K 繼承與15小時工作日

Kotegawa在2000年代初期,僅用母親的遺產13-15K美元和零正式的金融教育開始了他的交易生涯。他沒有出去玩,而是把自己鎖在東京的一間公寓裏,做了大多數交易者不願意做的事情:他真正付出了努力。我們說的是每天15小時分析蠟燭圖,研究價格模式,以及對市場數據的癡迷。

當他的同齡人出去聚會時,他基本上是在成爲一個人類交易算法。

突破:當混亂創造機會

2005年,日本市場達到了混亂的巔峯。兩件事情同時發生:

  1. Livedoor 醜聞:企業欺詐恐慌在市場中蔓延
  2. “大拇指失誤”事件:瑞穗證券的一名交易員因操作失誤,出售了610,000股,每股1日元,而不是每股610,000日元。

市場變得混亂。大多數交易者都凍結或驚慌失措。Kotegawa?他認出這是他研究多年的確切市場模式。他立即購買了錯誤定價的股票,並在幾分鍾內賺取了**$17 百萬**。

這不是運氣。這是準備與機會的結合。

系統:純技術分析,零噪聲

忘記財報。忘記CEO訪談。Kotegawa完全忽視了基本面,專注於三件事:

模式識別:識別因恐懼而暴跌、而非因業務不佳而下跌的股票

反轉信號:使用RSI、移動平均線和支撐位來預測反彈——基於數據,而非猜測

手術入場/出場: 當信號一致時,迅速出手。當交易不利時,立即止損。沒有自尊。沒有希望。只有執行。

他會持有贏家幾天,輸家幾分鍾。這種無情的紀律意味着即使在市場崩潰時,他也能蓬勃發展——而其他人則看着他們的帳戶流血。

祕密武器:情緒控制

這就是Kotegawa與99%的交易者之間的區別:

“如果你過於關注金錢,你就無法成功。”

他把交易當作一場精確的遊戲,而不是快速致富的計劃。成功 = 完美執行系統。金錢只是得分板。

他忽略了熱門建議,忽略了社交媒體,忽略了一切,除了他的數據。當市場出現恐慌時,他保持冷靜,因爲他知道一件事:失去情緒的交易者只是將他們的資本轉移給那些保持情緒的人。

日常工作

即使擁有$150 百萬的淨資產,他的生活也很簡單:

  • 每日監控600-700只股票
  • 同時管理30-70個開放職位
  • 從日出工作到午夜過後
  • 比餐廳(更快地喫了方便面)
  • 避免聚會、豪華汽車、名貴手表

他的東京頂層公寓?投資組合多樣化,而不是炫耀。

他的一筆大買賣:一棟$100M 位於秋葉原的商業大樓。經過精心計算的舉動。具有戰略性。並不炫耀。

爲什麼這對加密交易者很重要

是的,加密貨幣與2000年代的日本股票是不同的。更快,更嘈雜,更充滿炒作。但是核心原則呢?永恆。

今天交易者所犯的錯誤:

  • 跟隨那些推銷 “祕密公式” 的影響者
  • 基於Discord熱度瘋狂購買代幣
  • 將 “革命性敘事” 視爲投資論點
  • 握住虧損者希望他們反彈
  • 實時廣播每筆交易以增加參與度

BNF做對了什麼:

  • 忽略噪音:新聞、Twitter、Discord戲劇——無關緊要
  • 信任數據:圖表顯示了什麼?鏈上活動是什麼?就是這樣
  • 紀律 > 智商: 你不需要天才級的智力,只需要持續遵守規則
  • 快速止損,讓贏家呼吸:大多數交易者恰恰相反——他們加倉虧損者,恐慌拋售贏家
  • 沉默 = 力量:少發推文,多思考。少關注者,多專注。

永恆的教訓

Kotegawa 證明了大多數交易者拒絕接受的一個事實:偉大不是繼承或贈予的,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對損失的殘酷誠實以及對系統的執着遵循而建立的。

他保持匿名。他保持專注。他保持盈利。

如果你想像BNF一樣交易(無論是股票還是加密貨幣):

  • 深入技術分析
  • 建立一個可重復的交易系統並嚴格遵守它
  • 立即止損;讓贏家充分發揮
  • 避免炒作和幹擾
  • 用過程來衡量成功,而不是每日盈虧
  • 保持謙遜,保持安靜,保持敏銳

優秀的交易者不是天生的。他們是經過多年的紀律、數千次交易和在其他人恐慌時保持冷靜的心理韌性錘煉出來的。

問題是:你願意付出那份努力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