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納循環:預測150年市場崩潰和繁榮的公式

robot
摘要生成中

如果我告訴你,19世紀的一個農民發現了一個模式,預測了大蕭條、2000年的崩潰和COVID危機,你會怎麼想?歡迎來到本納週期,這是最被低估的市場理論。

從破產到發現

一切始於塞繆爾·本納(Samuel Benner),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農民,在1873年的金融危機後破產。爲了不放棄,他癡迷於理解這些週期爲何會發生。本納注意到了一點:就像季節影響他的作物,這也影響了供需和價格,金融市場遵循類似的模式,但規模更大

他在1875年發表了他的發現,題爲《商業的趨勢與階段》。革命性的是:他識別出11年、9年和7年的週期不斷重復。

三階段模式

Benner將市場分爲三個週期性階段:

1. 恐慌年 (極端波動)

  • 價格無明顯原因地暴跌或暴漲
  • 投資者出於恐懼/FOMO行動,而不是出於邏輯
  • 決策是情緒驅動的,並且是短期的
  • 最大風險 = 最大機會 (如果你把握好時機)

2. 好時光 (收益積累)

  • 價格達到歷史最高點
  • 是時候賣出並獲利了
  • 基本面看起來強勁,但情緒主導
  • 出口窗口關閉得很快

3. 困難時期 (戰略購買)

  • 價格降至吸引人的最低點
  • Benner建議在這裏積累資產
  • 耐心 = 當下一個繁榮來臨時的獎勵
  • 歷史上,這個階段是最好的購買時機

循環驗證了什麼?

本納爾還發現了一個27年的鐵礦石價格週期,每8-10年達到高峯,每7-11年達到低谷。他甚至將這一部分與11年的太陽週期聯繫起來(影響農業生產力→供需→價格)。

在150多年後,這個週期仍然驚人地精確。預測了:

  • 大蕭條 (1929)
  • 網路泡沫 (2000)
  • COVID 危機 (2020)

我們現在在哪裏?

根據本納(Benner)應用於2024-2025年的分析,我們正處於“艱難時刻”階段:資產價格下跌,波動性高,基本面疲弱。根據理論,這正是本納所強調的靜靜買入和積累的時刻,等待下一次牛市的爆發。

問題是:過去150年會重演歷史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市值:$4134.48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4164.39持有人數:2
    0.02%
  • 市值:$4055.17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4013.79持有人數:1
    0.00%
  • 市值:$3972.41持有人數:1
    0.0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