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連FBI都不敢觸碰的聰之謎
比特幣誕生已經16年,最大的未解之謎仍然困擾着我們:中本聰到底是誰?
我們曾接近答案的那一刻差點在2014年引發爆炸。《新聞周刊》的記者利亞·古德曼在聖貝納迪諾山腳下找到了一位65歲的日裔美國人名叫達裏安·中本聰。證據似乎很有力——他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原名其實是中本聰,在1973年合法更改爲達裏安·普倫蒂斯·中本聰。互聯網幾乎要炸了。
然後出現了情節反轉。在沉默了三年後,真正的中本聰出現在P2P基金會,並發表了一句話:“我不是Dorian Nakamoto。” 案子就此結束?遠非如此。Dorian本人否認了這一點,聲稱在他的兒子提到比特幣之前,他甚至從未聽說過比特幣。
FBI神祕的“格洛馬回應”
事情變得有趣了。調查記者戴夫·特羅伊向聯邦調查局提交了一份信息自由法案請求,詢問他們對中本聰身分的了解。聯邦調查局的回應?純粹的官僚天才:他們既沒有確認也沒有否認擁有任何信息。
在信息自由法的術語中,這被稱爲 “Glomar 答復”——基本上就是 “我們不能告訴你我們不能告訴你”。特洛伊將此解讀爲一個暗示,即中本聰可能實際上是一個對聯邦調查員感興趣的 “第三方個人”。他計劃上訴並深入挖掘。
哈爾·芬尼假說
社區最喜歡的理論?哈爾·芬尼,比特幣的早期貢獻者。看似間接但引人入勝的確鑿證據:
有趣的是,芬尼於2014年8月去世,並在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被冷凍。沒有確認,也沒有否認。就這樣……消失了。
爲什麼中本聰保持隱身
時機就是一切。在2010年12月5日,中本聰打破了他一貫的技術專帖風格,懇求比特幣社區不要讓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款。他警告說:“它仍然太小,太脆弱。”七天後,他發布了最後一次技術更新,然後消失在了虛無中。
這是一種戰略性退出,以保護比特幣免受監管壓力嗎?是一種安全預防措施?還是他只是失去了興趣?
匿名性本身成爲了比特幣的DNA——一個核心特性,而不是漏洞。沒有單一的代表可以攻擊,沒有面孔可以監管,沒有身分可以曝光。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知道中本聰是誰證明了系統的有效性。
我們會知道嗎?可能不會。也許這正是中本聰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