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鲸行为分析 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35天——這個數字追平了史上最長紀錄。
參議院已經連續進行了13輪投票,預算法案依然卡在原地。第14輪表決即將開始,但市場似乎已經不再關心結果。
有人說這是政治僵局的必然產物。但換個角度看:當政府停擺拖得越久,資本市場會發生什麼?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測算數據,停擺持續4周會造成約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6周擴大到110億,8周則會達到140億。這些數字背後,對應的是市場情緒的持續惡化和資產價格的回調壓力。
華爾街的老錢們不會錯過這種機會——恐慌性拋售往往意味着優質資產的估值錯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真正的贏家不是在暴跌時慌亂離場的人,而是在別人恐懼時保持冷靜的那批人。
對於加密貨幣市場來說,這種宏觀不確定性同樣會帶來波動。比特幣、以太坊這類核心資產,短期內會跟隨傳統市場情緒走,但長期價值邏輯並未改變。
策略上,不建議一次性重倉。分批建倉才是更理性的選擇:假設市場在停擺第4周下跌5%時先配置30%倉位,如果第6周繼續回調,再追加40%。用時間換取更好的平均成本,用耐心對抗市場的短期噪音。
短期看,市場被情緒主導;但拉長週期,價值終會回歸。機構在算計買入價格,而我們要做的,是守住自己的投資邏輯——別讓恐慌替你做決定。